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吹響沖鋒號,面對新一輪“大考”,靖江市將認真貫徹泰州市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暨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推進大會精神,確立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目標追求,“繼續勇當‘東線第一帆’,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強責任擔當、更實工作舉措,打造人民幸福滿意的最美濱江都市,點亮泰州全國文明城市群的閃耀地標?!本附形瘯?、靖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長平說。
以勇爭第一的拼勁,更高站位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城市創建有進無退、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靖江將鉚足干勁、奮力拼搏,實現爭先進位、走在前列。齊抓共管聚合力,充分發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作用,構建全市“一盤棋”工作格局,完善黨政領導掛鉤屬地、文明單位聯系社區、機關部門包干路段等制度,強化同頻共振、同軸共轉、同向推動,形成重點項目督辦、難點項目會辦、熱點項目快辦的工作合力。清單管理增動力,用好任務清單、問題清單,對照責任分解表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把路線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把項目單變成成績單。配齊配強創建力量,堅持優質資源向一線集聚、工作力量向一線集結,確保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督查考核強壓力,緊盯“關鍵事”“關鍵人”,創新“啄木靖江”“市民隨手拍”等載體,加大暗訪測評、跟蹤回訪、問題曝光、排名通報力度,進一步完善從線索收集到整改銷號的閉環機制,實現責任全覆蓋、管理無漏洞、督查無死角。用好考核“指揮棒”,出臺“鎮街文明創建管理考核辦法”,以考促創、獎優罰劣,實現常態長效、常管長嚴。
以攻堅克難的干勁,更實舉措勾畫文明城市形象。文明創建不僅看“面子”,更應看“里子”,靖江將既注重“點”的打造,更注重“面”的拓展。完善城市承載功能。加快老城更新步伐,優化生態空間,精心構建“完整社區”,完成42個老舊小區改造,打通漁婆港、玉帶河等水系堵點,因地制宜建設南城河親水綠地、西河沿濱水空間等街角綠地和口袋公園,讓城市更有質感、更具活力。提升精細治理水平。聚焦短板弱項,全心全意抓好群眾“身邊小事”,用情用力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圍繞小區物業、城市纜線、交通秩序、道板黑化、店鋪規范等方面,實施“八大提升行動”。堅持硬件提檔與軟件升級并進,集中攻堅與長效管理并重,用城市看得見的治理,增添百姓享得到的幸福。注重城鄉融合創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推進“廁所革命”,完成農村改廁1695戶;提質“污水處理”,鋪設建制鎮污水管網15公里以上,鄉鎮污水收集率超過85%,全面消除鎮區黑臭水體。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覆蓋率超過90%,新增省級特色田園鄉村2個。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廣“道德銀行”“文明積分”模式,開展移風易俗常態宣講、鄉風文明季度測評,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以春風化雨的韌勁,更深層次厚培文明城市底蘊。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和精神高度,把“人”的塑造作為培根鑄魂工程,提升人文素養,增添城市溫度。注重思想引領。實施新思想“入心工程”,開展“新思想·我來講”“理論故事會”“學習達人賽”“靖聽理響·學習驛站五進”等宣講活動,增進黨員群眾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注重文化涵育。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工程”,完善城鄉“10分鐘文化圈”,加快文化館、博物館遷址工作,建立覆蓋城鄉、各有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制作“書香地圖”,構建“書香城市”,實現文化服務從“全覆蓋”向“高品位”轉變。注重文明熏陶。實施核心價值觀“培育工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擦亮“蘭沁櫞香”志愿服務品牌,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建設“志愿之城”。加強文明行為規范引導,打造“小靖說文明”品牌,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禮儀等宣傳教育活動,推出“靖美”系列典型,激發凡人善舉,用文明引領風尚、潤澤心田。
本報記者 侯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