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沖刺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力爭全市創成全域全國文明城市群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文明創建,是一場永不止步的“幸福接力”。
在這樣的“幸福接力”過程中,每個市民都看到了文明創建給泰州這座城市帶來的變化:城市越來越靚麗了,市民越來越文明了,百姓越來越幸福了。
進入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文明城市創建已進入了守正創新、提質升級的新階段?,F在,泰州正上下同心、全力以赴,走內涵創建、融合創建、精致創建之路,努力建設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魅力之城、善治之城、共享之城,用文明之光照亮征程,讓文明之花開遍泰州,不斷開創文明城市建設新局面。
文明創建,讓城市越來越靚麗
這段時間,不經意間,泰州的街頭變美了。
春蘭路、江州路,薔薇盛開;鳳凰路、鼓樓路,月季怒放。
在文明創建中,市住建局在市區全面啟動“精·彩家園”品質綠化“158工程”,對100個節點、50個斷面、8個片區進行景觀改造?,F在無論你在街頭、廣場還是公園,都會看到變化。
市民張秀芳真切地感受到了這種變化。今年“五一”小長假,受疫情影響,張秀芳沒出遠門,每天都會在家附近的三河綠道散步。全長19公里的三河綠道將南官河、周山河、鳳凰河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串聯成線?!芭c水相親,滿眼見綠,花團錦簇,家門口就是風景,真好?!睆埿惴颊f。
除了景觀提升,近年來,通過文明創建,市容市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店招出新、亮化照明、空調入罩……最近,市區引鳳路完成立面改造專項整治,顏值大幅提升,成為市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通過立面改造,引鳳路變靚了,每天到這里逛街遛彎的人也多了?!宾锡埣覉@住戶顧先生說。
據了解,為打造具有泰州特色的示范管理路,以良好的城市形象迎接省運會的召開,去年10月起,城管部門對標示范路標準,開展引鳳路立面改造專項整治行動。
改造過程中,城管部門首先對引鳳路沿街建筑立面進行了修復,拆除違建,將被涂改的墻面用米黃色質感涂料進行了粉刷,讓人覺得溫暖舒心。原先高矮不一、裸露在外的空調外機,在整治過程中,統一移至外墻統一高度,并以花格窗遮罩,解決了視覺上雜亂無章的問題。城管部門還對沿街商家店招、卷簾門進行了統一換新,新安裝的卷簾門為鏤空設計,樣式新穎環保。為營造良好的商業氛圍,展示商家個性,在高度相同、大小規格一致的基礎上,每一塊店招都經過單獨設計,既滿足商家個性化需求,也確保了式樣、色彩等豐富多樣。
“以前春暉路上一抬頭看到的就是‘蜘蛛網’一樣的‘飛線’,現在好了,整治后看起來特別清爽,生活環境整潔多了?!笔袇^同濟家園居民馮春紅說。
去年,市住建部門聯合供電、移動、電信、廣電、公安交警和治安等部門,在城區范圍大力開展空中纜線整治行動,全面優化城市環境,打造規范、整齊、有序的市容市貌。
文明創建,必須聚焦群眾關注關切,必須要干,而且早干早受益的“小切口問題”,聚焦情況較為復雜,反復抓,而且始終抓不徹底的“頑固性問題”,聚焦社會普遍期盼,利長遠,而且必須久久為功的“功能性問題”,打響“攻堅戰”和“持久戰”。小區環境“三清三整兩提升”專項行動三清理、專項整治城區小廣告、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一次次整治,一次次清理,大街小巷更精致了,衛生死角不見了,私拉電線有人管了,樓道內雜物亂堆放、小廣告亂張貼、墻面亂涂亂畫等現象越來越少,移步皆風景。
文明創建,讓市民越來越文明
近日,2022年第一季度“泰州好人”發布,何紅鋼等10人當選為第一季度“泰州好人”。他們或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或誠實守信,或敬業奉獻,或孝老愛親,他們用“凡人善舉”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彰顯出最質樸、最閃亮的人性之美,展示了“大愛泰州”的昂揚風貌。
這是我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邊典型的一個縮影。創建育民,在泰州,通過典型引領,照亮了這座城市的崇德向善之光。
目前,泰州全市有5人先后獲評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34人獲評省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36人當選中國好人,評選表彰市級“感動泰州”人物及提名獎150人,形成了先進典型泰州群像。
除了典型引領,還要讓文明行為成為自覺,成為習慣。近年來,我市通過規范引領,有效推動市民文明習慣養成。
“五一”小長假期間,醫藥高新區(高港區)白馬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海軍誕生地紀念館開展“文明旅游、文明出行”宣傳活動,通過發放文明旅游宣傳單等方式,提醒游客外出戴口罩、不亂扔垃圾、遵守景區規定、保護文物古跡,倡導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理念。
文明創建,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
2020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史上首部地方性法規《泰州市文明行為條例》正式施行。
作為一部規范和倡導文明行為的綜合性地方法規,《條例》結合泰州市實際,從健康生活、公共秩序、環境衛生、交通出行、社區文明等方面進行規范約束,重點治理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突出的不文明行為;以立法形式鼓勵公民參與見義勇為、無償獻血、慈善公益、志愿服務等活動,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推進文明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力度,創設了關于治理亂發廣告、高空拋物、廣場舞擾民、不文明飼養寵物等方面的罰則,督促公民自覺踐行文明行為。
志愿服務是文明實踐的抓手。近年來,我市按照“8+N”模式,打造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環境治理、扶貧幫困8類“常備軍”,充分調動退休醫生、教師、技術人員、鄉賢等群體積極性,全市建立志愿服務隊伍5756個,注冊志愿者97萬多人,2021年已開展各類活動18萬多場次。
疫情期間,我市廣大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海陵區城西街道招賢社區建工三村退休居民徐秀珍主動請纓成為志愿者,參與協助社區執勤,測量體溫,查驗雙碼,每天工作12個小時;海陵區城南街道志愿者江鵬參與核酸采樣,忙起來,他根本沒時間回家吃飯和休息,就在衛生服務中心室內搭起小帳篷,累了就稍微躺一會兒;泰興市民楊建國、趙建民、刁汪建,他們已近退休的年齡,卻在深夜高速卡口的寒風、暴雨中堅守在一線,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引導、檢查、詢問、登記、拍照留存;姜堰先鋒公益發展促進會溱潼分會來到鎮區防疫卡口開展慰問活動;泰州市大城小愛公益服務中心第一時間向基層社區捐贈2000只口罩;靖江市家有兒女愛心志愿者協會招募了疫情防控志愿者近100人,參與“敲門行動”、卡口值勤等疫情防控工作……
一束束平凡的志愿微光,筑起一道道堅固的防疫圍墻,彰顯著奉獻與擔當,讓文明之花在泰州大地上處處綻放。
文明創建,讓百姓越來越幸福
農貿市場關系著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是最有煙火氣的地方。經常逛市場的市民會發現,家門口的農貿市場變得更加干凈整潔了。
為扎實推進農貿市場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廣大市民營造更加優質、便利的消費環境,市場監管部門著力推進農貿市場的公廁、活禽區、水產區等硬件設施的改造提升,全力督促日常管理的規范有序,努力提升市場長效管理水平。
目前,市區28家農貿市場按照二類標準對公廁進行新建、改造,提升設施檔次,加強通風、采光和除臭功能,并增設殘疾人專位,讓“方便”之處更方便;38家農貿市場按照存放區、宰殺區、銷售區“三格分離”要求對活禽區進行改造,同時配置排風系統,既有效改善了活禽區衛生差、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亂象,又避免了禽類宰殺的交叉感染。同時,市場監管部門督促市區所有農貿市場為熟食、豆制品經營戶配置冷柜、防蠅防塵罩等“三防”設施,并做到規范化防護,讓市民吃得更放心。
老舊小區改造連著民生,系著民心,事關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是文明創建的重要推手。
去年,海陵區新世紀花園按照“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標準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現在,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小區居民凌祥說,以前,小區停車位嚴重不足,居民每天都在搶車位,而且,小區以前沒有雨污分流,到了暴雨天氣,小區積水嚴重,冬天還經常結冰,年紀大的,根本不敢出門?!艾F在小區改造了,增加了停車位,進行了雨污分流改造,增加了路燈,特別是增加了一個小游園,就靠在河邊,環境很好,步道也是軟的,我們下樓就可以去河邊游園散步,現在住得太舒服了?!?/p>
今年,泰州全市納入省政府目標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共67個,改造面積102.8萬平方米,樓棟437棟,計劃總投資54512萬元,將惠及居民11383戶;除省目標任務外,我市自我加壓,將自行改造一批老舊小區,預計全市2022年將改造老舊小區100個以上。
目前,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在各地全面鋪開,未來我市將配套完善老舊小區必要的生活、公用和文體娛樂設施,改造一批老舊小區的道路、雨污分流、路燈、綠化等相關配套設施,完善小區停車位、無障礙和適老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50%。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是500萬泰州人民的夢想和榮光。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人人關心創建、支持創建、參與創建,共建共享文明家園!
本報記者 嚴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