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鎮江市西郊的潤州區韋崗街道,下轄1個村、16個村民小組,從曾經偏僻落后的農村蛻變為如今鎮江市“美麗鄉村”市級示范點,這背后離不開10年來轄區“水”的變革。
一直以來,韋崗村民用水主要為井水、塘水和簡易自來水。其中,井水、塘水主要是6個離老集鎮較遠的村組用,其他10個村組用船山礦和韋崗鐵礦兩個礦場的簡易自來水,村民們戲稱為“礦泉水”。
2011年韋崗街道成立后,與村民息息相關的用水問題,成了街道的頭等民生大事。2011年底,韋崗村信義一、二組自來水接通,韋崗摘掉了“市區最后一個未通自來水街道”的帽子。截至2014年,韋崗村16個村組的管道全部鋪設到位,至此實現了自來水全覆蓋。
“夏天上廁所,就怕蚊子咬,冬天上廁所,凍得不得了?!边@曾是韋崗村旱廁的普遍寫照。
鄉村振興,廁改先行。為打消村民疑慮、獲得村民支持,2019年,韋崗街道成立戶廁改造調研專項小組,逐戶走訪調研,對調研中發現的不愿意改廁、空關戶、客觀條件限制改造等問題,梳理匯總后召開座談會進行討論,一戶戶上門做群眾工作。
2020年韋崗街道正式開啟了農村無害化戶廁改造工作。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網格員對農戶逐一編號,邀請職能部門、施工專家上門會商,建立“一戶一檔”,施工完成后驗收組逐個檢查,對沒有達到村民滿意標準的戶廁立即整改,直至驗收通過。截至目前,韋崗街道完成806戶村民的戶廁改造工作,村民滿意率達100%,真正做到“小廁所,大民生”。
“污水靠蒸發”變“清水繞人家”。由于地處農村,村內的居民會習慣性地將灰水(村民廚房用水和洗漱用水)直接排出戶外,對房屋周邊土壤造成污染,夏天還會滋生蒼蠅、蚊蟲,灰水發酵后還會產生惡臭氣味。
為使村民了解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調動“未來受益者”的主體意識,2021年韋崗街道成立“工程領導小組”,通過召開村民會議和入戶走訪的形式,詳細講解國家政策和“隔油池+沉沙井+波式潛流人工濕地”的施工方案。污水處置的方式得到了廣大村民的一致認可,為后續施工奠定了基礎。
2021年10月,韋崗街道正式啟動污水無害化處置改造工程,整體施工采取的是集中式污水處置和分散式污水處置相結合的方式,涉及10個自然村、343戶村民。
“這是關系到家家戶戶的幸福工程,我們不僅要干好,還要讓每一戶村民滿意?!表f崗村黨委書記王海宏說。最終,經歷兩個多月的時間,共建設集中式設施4個、分散式設施196個,從源頭上解決了鄉村水環境污染問題,讓鄉村更加美麗。本報記者 孫晨飛 本報通訊員 朱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