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中旬起,一對80后北京夫妻記錄旅居鎮江生活的自媒體短視頻“火”了。越來越多的鎮江人跟隨他們的鏡頭重新認識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目前這對夫妻開設的“琪哥的曼生活”短視頻賬號粉絲已達1.1萬,評論區里不斷有粉絲“催更”。
鎮江成80后北京夫妻
“首站”旅居地
“北京夫妻倆,旅居南方小城鎮江,邊過日子邊慢旅深度游,探訪這個寶藏城市?!薄@是 “琪哥的曼生活”賬號的自我簡介。記者了解到,這對80后夫妻今年在確定旅居養老的目的地城市時,頗費了一番思量。
首先他們排除了云南、海南,因為距離北京太遠;接著又排除了河南、河北、山東,因為曾經居住過;到后來基本鎖定江浙兩省,在揚州、鎮江、寧波中選擇?!扮鞲纭闭f,鎮江有很多名勝古跡,城市建設得非常好,老城區又保留了歷史韻味,生活節奏還比較慢。此外,鎮江的區位優勢明顯,以鎮江為中心點可輻射旅游周邊南京、揚州、蘇州等城市。
當他們在北京收拾好行囊,同時在網上“盲租”了鎮江南徐新城的一套寓所,于3月下旬真正踏上鎮江這片土地后,網友們終于從“驚訝”到“相信”,而“琪哥的曼生活”也開始了他們對鎮江的深度探訪。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琪哥的曼生活”在鎮江四處游歷,發布了數十條短視頻。他們來到租住寓所附近的龍湖公園,感嘆這么好的街心小公園居然免費;他們踏訪南山的“神仙步道”,短視頻背景音樂全程是自然界的鳥聲;他們于傍晚時分來到三茅宮新村,感受鎮江老城區的煙火氣和美食;他們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來寶塔山公園尋訪櫻花……
省住建廳新規
提出留住城市“鄉愁”
在“琪哥的曼生活”發布的每一則短視頻里,很多鎮江人不由感慨:這是我每天生活的城市嗎?怎么能這么美?又有網友提出:鎮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確不負文脈三千年!
歷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如何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產,讓城市擁有“書卷氣”,讓家園留得住“鄉愁”?4月26日,省住建部門解讀最新出臺的《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意見》?!秾嵤┮庖姟访鞔_,到2035年全面建成江蘇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實施意見》要求統籌處理好老城與新城、傳承與創新、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充分發揮歷史文化遺存在傳承歷史文脈、塑造城市風貌、促進轉型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這也將成為今后很長一段時期鎮江城市建設必須遵循的原則。
怎樣看待城市“拆”和“建”?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鎮江近年來實施的老舊小區集中改造,則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居住選擇。
家住酒海街小區的鮑老先生告訴記者,聽說今年小區即將啟動改造,是件好事?!拔覀冞@兒基本都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住,兒女早就搬到新小區了,我們最迫切的要求就是裝電梯。年紀大了,爬不動樓,也不想挪窩。其次是增加公共活動空間,最好能建個老年活動中心?!滨U老先生說。
像鮑老先生這樣的訴求正是《實施意見》的要求。省住建廳提出,江蘇各地應按照留改拆并舉、以保留保護為主的原則,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鼓勵采用“繡花”“織補”等微改造方式,增加公共開放空間,加大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供給,多元探索現代生活和傳統生活的有機結合。
城市“有溫度”
市民生活有質感
作為居住時間最短的“新新鎮江人”,“琪哥的曼生活”專門用一則短視頻來說明“為什么離開北京首選鎮江旅居養老”。
他表示,時代變化太快了,中國的城建速度不僅讓外國人驚嘆,就連很多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中國人的思想認識都快跟不上這些新興城市的變化。加上互聯網經濟的加持,用粉絲的話說“連十八線城市物質生活都非常便利”。這些城市有著最新的城市規劃理念和便利的物質生活條件?!拔覀儊淼芥偨?,就有這種感覺。這里的城市規劃理念很好,整個城市很新,還有著讓我們出乎意料的物質生活便利性和豐富性。來這里生活,是不是比大城市更舒適?”
在一家醫院上班的方先生雖然是名90后,卻總喜歡下班后到老城區特別是西津渡、大西路等地轉轉。他說,這片老城區就像一個“生活博物館”,新與舊共存,煙火氣與朝氣同在,二者均能“一鍵切換”。步入深巷,可感受老城區的年代感;而一個轉身,又能走進連鎖品牌咖啡館融入現代化生活。
江濱新村小吃一條街一直被稱為“吃貨天堂”。去年此處進行了升級改造,所有的攤點被提升至統一的篷亭里經營,力求干凈又衛生。改造方欣慰地表示,出新后的小吃一條街既保有城市記憶又提升產業活躍度,彰顯生活氣息,讓城市美起來、活起來。
據介紹,由我市住建部門牽頭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今后將更加注重“微改造”,以修繕提升為主進行綜合整治,全面盤活邊角地、激活空間遺產、提升老廠區、扮靚老街巷,著力解決居民反映的出行難、停車難、缺配套、環境差等問題,營造人性化、品質化的城市公共空間。(記者 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