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街道新橋居委會是阜寧縣城的西出口。1940年10月,阜寧縣第一屆抗日民主政府在該村境內的蔣灘成立,新橋成為阜寧的革命圣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由于多方面原因,幾十年來,新橋和其他老區一樣,始終沒有擺脫貧困的陰影。本世紀初,新橋、林王兩村合并,經過換屆選舉,成立新橋居民委員會和黨總支。從這時起,新橋黨政班子帶領全居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整合城郊優勢,選準主導產業,盤活土地資源,發展集體經濟,加快城市化建設進程,迅速改變了落后面貌,到2021年全居實現GDP5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2000元,在全街道名列前茅,集體賬面積累8000多萬元,走上了高水平的小康之路,成為鄉村振興冉冉升起的一顆耀眼的新星。
歷史上的新橋,袓袓輩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里刨食”的農家生活。在計劃經濟年代,眼巴巴地看著城里人享受著定量供應、工作安排、退休勞保等城市各種政策福利,羨慕、忌妒、自卑和向往,各種復雜的心情相互交織,夢想有朝一日能夠實現“農轉非”,成為名副其實的城里人。改革開放初始階段,部分頭腦活絡的群眾解除了各種禁錮,進城務工經商,零星創辦個體工商業等,也有了很大進步,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群眾解決了溫飽問題,但絕大多數農戶仍然守著幾畝責任田,村組也只能維持一般運轉,沒有大的發展突破。2003年,尤其是近幾年,新的黨總支和居委會一班人解放思想,拓寬思路,抓住阜城鎮建設工業園區(AB區),濾料產業園、中小企業園的契機,開始了產業革命,走上了產業振興之路。他們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排找產業發展和增收項目,堅持以增收富民為中心,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以產業為基礎,推進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在產業形態上走因地制宜發展之路,在經營方式上走多種形式并舉之路,在發展途徑上走多種模式并存之路。探索了資源開發型,資產經營型、招商引資型、市場導向型,項目開發帶動型,專業合作帶動型,土地規模經營型等各具特色、頗具活力的發展模式,逐步形成居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的多渠道、多類型、多元化的發展新格局。目前主要有三種模式:
一是主導產業、規模經營模式,阜城濾料產業園是聞名全國的濾料小鎮,環保項目為全國撐起半個藍天,新橋居得天獨厚,將其作為主導產業,做大做足環保濾料文章,先后以集體、私營、股份合作等形式創辦43個企業落戶園區。其中有2個企業已形成規模大戶,年產值均達億元以上,利稅超千萬元。在中小企業園、新橋創辦的電器、閥門、五金等屬于阜寧的傳統項目,企業達29個。這些主導產業全居吸收就業人數達3000人以上。
二是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模式。立足一組一品、幾組一品、一戶一項、幾戶一項,將具有本村傳統項目的特色產業逐步發展狀大。一組從事阜寧大糕、月餅生產加工幾十年。居委會幫助他們健全手續,拆遷讓地、新建13000平方米大糕、月餅生產車間、倉庫和銷售門市,目前發展食品加工企業16家,解決600多人就業,大糕、月餅已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產品打進大潤發、世紀聯華、永輝、農工商等大型超市,年產值5000多萬元,利稅超千萬元。二組的蔣氏牛肉聞名遐邇,遠銷省內外,本地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年批發銷售牛肉3000噸以上。去年新建的牛肉市場整齊氣派,今年打算申請品牌商標,成立網絡銷售合作社,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位于城市圓盤的三組、四組家俱生產銷售,已發展到36戶,每戶年收入不低于15萬元。家具市場的貨源來自于上海、蘇州、天津、唐山等地,家具市場的發展壯大,帶動了電焊、木工、組裝、運輸業的發展,從業人員達400多人。
三是資源利用模式。新橋居在鎮工業園區的建設中,不滿足于土地換社保的安逸現狀。他們在園區周圍一切能利用的地方,在政策法規許可的范圍內,利用土地置換、平整邊角廢地。建設門市房550平方米,標準廠房20000平方米,通過招商引資,由20多個企業和個人租賃,年租金200多萬元。今年,將六、七、八組散居的480多個農戶全部動員拆遷、搬遷新居,騰出191808平方米土地,將濾料產業園的原始規劃實施到位,筑巢引鳳、招商引資,將再次引進一大批企業入園落戶,加快振興的步伐。
新橋居委會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不斷提高公益服務水平,更加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居民的幸福指數呈幾何級增長。新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投資300萬元,新建1500平方活動場所,少年宮、文化大院、康美中心,即“一宮一院一中心”,優美的環境,周到的服務,優質的教育是精神文明特色陣地。新橋居家養老服務站是老人的幸福港灣,同時對全居1300位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另發100元補助金,每位老人免費發放洗浴澡券30張,對生老病死困難人群采取特殊幫扶措施,對因病因災造成的生活,學習的困難居民實行托底救助……近年先后建成高檔宜居的溫馨花苑、怡馨花苑、麗錦佳園、西城沁園、新橋康居安置樓等居民小區。并投入千萬元對居內道路、河流、綠化等進行環境整治。這里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座新型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一條條四車道柏油馬路伸向遠方,一檔檔公交站牌新穎別致、高規格幼兒園、實驗小學、實驗初中、酒店、超市、菜場醫院應有盡有,夜晚的新橋霓虹輝映,歌舞悠揚,美不勝收。如今新橋人的生活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實現了與以往意義截然不同的“農轉非”夢想。
近年來,新橋村先后被授予“江蘇省文明村”“鹽城市文明村標兵”“鹽城市全民創業先進村”“五好黨組織”“綜合先進村”“財政貢獻獎”等榮譽稱號。站在新的歷史交會點上,新橋居委會干部群眾意氣風發,謀求新的更大的發展,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踔厲前行,展翅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