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中,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一時間,“學生要學會種地燒菜”“勞動教育就是吃苦”等解讀在網上傳播。怎么去理解勞動教育,今年下學期即將開設的獨立勞動課,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倡導“做中學”“學中做”
每年勞動節前后以及日常教學間隙,南通市各校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教育活動。
市城西小學校長何曉梅認為,目前開展的勞動教育多為一次性、體驗式,深度和廣度有局限。此次教育部發布的勞動課程標準,將勞動教育提升到學科層次,也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課標提出,勞動課程強調學生直接體驗和親身參與,倡導“做中學”“學中做”。同時在勞動課程評價中要求,“既要關注勞動知識技能,更要關注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精神;既要關注勞動成果,更要關注勞動過程表現?!?/p>
談及課程設置,何曉梅表示:“學校正在組織教師討論如何開展勞動教育課程,但課程資源、師資沒有基礎,需要老師們大膽探索?!?/p>
讓孩子學會尊重勞動者
“勞動課就是吃苦?!薄拔壹覘l件好,孩子不用會勞動技能,今后可以請人來做?!?/p>
新課標公布后,部分家長潑起了冷水,表示孩子要以學業為重。對于這種觀點,崇川區教師發展中心研訓員凌旭東表示:“很多人小時候上過勞技課,主要是通過一些材料培養學生的手工技能,比如剪窗花、做小玩具等。但是按照這次公布的《勞動課程標準》,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和勞動精神將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點?!?/p>
凌旭東表示,相當一部分人唯金錢、唯利益,對勞動者輕視、漠視。他說:“這次教育部將勞動單獨成立為一門學科,就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學會尊重勞動者,尊重勞動成果?!?/p>
以學校為主導
7歲的王馨曼是南通市北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她來說勞動課并不新鮮,“周末的大掃除就是勞動課,做值日也算”。不過,她還有個更喜歡的勞動課,就是“園藝種植”。
“我跟奶奶一起種的5個土豆長出了葉子,一個西瓜已經長到拳頭大了,一棵白菜也有這么高了哦!”她高興地說,成就感滿滿?!敖逃砍雠_這個課程方案非常切合實際,‘雙減’之后,減出來的時間就應該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蓖踯奥陌职滞躜E說道。
通師二附的孩子們平時在校也開展過有趣的勞動體驗活動。該校學生家長紀先生說道:“上學期老師們就帶孩子們做過脆餅,平時對孩子的生活技能也都有要求。我兒子對下學期要開設的勞動課特別期待?!?/p>
何曉梅說:“對于簡單的勞動技能、生活技能,我覺得立足點應該是家庭。勞動品質、勞動價值觀方面,學校必須起到引領作用?!?/p>
(記者沈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