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無錫東林書院外的沿河景觀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人拍照合影,這一名為弓河沿岸廣場的開放式游園,通過設置江南韻味的公共空間設施,綠化、水面與游人相映成趣。
小游園共有五個區域,集文化、休憩、觀景、娛樂及標志性的藝術裝置空間于一體。南側入口區域,兩個入口處種植層次分明的草木花卉,與奇石之間搭配合理,塊壘層疊,四時花開,富有園林之趣。進入廣場后是大面積開放的活動區域,便于游客的集散活動。涼亭區域,設有石景墻,與樹木自然造型之間形成獨特的“框景”,借助水面的倒影與弓河對岸書院的曲水折廊,形成園林“借景”的雅致風韻。亭邊搭配樹形優美的紫薇,當游客置身涼亭之中,映入眼簾的是雅致石墻、亭臺穹頂與沿岸長卷場景空間,具有獨特的青綠畫卷之美。
中心區域,設立書卷藝術裝置,展開的古代竹簡和卷軸,將東林文化和正學精神從書院內延伸至弓河外,上面寫有“儒家典籍”“東林正學”和“書院贊譽”三個部分,體現了東林書院悠久的儒學文化傳承與歷史底蘊。鏤空的“透景”設計,路過的游客可以更加通透視角觀賞廣場。書卷的背后是猶如飄帶一般的花壇,不同季節有應景的花草樹木布局。折橋連接了親水平臺和木構棧道兩個空間,活躍的藍色橢圓形地面,寓意學海無涯。
這一游園也成為解放路與背街小巷的有效銜接。經過前一輪改造,沿著東林書院向內,通過惠巷,達到蘇家弄、崇寧弄的動線明晰,已經成為一條網紅打卡線路,在此次改造中,將通過家風家訓文化專線的設計,展現更多這一片區街巷的個性和故事。據悉,蘇家弄內還將增設竹子、梅花、書頁等造型的背景墻,展現與東林文化相關的家風家訓內容,素雅的功能椅等城市家具也會出現在此次街巷改造中,方便市民、游客近距離感受街巷中所蘊藏的文化內涵。
下一步,梁溪區將繼續挖掘老城各個街巷的文化歷史底蘊,針對店招字牌、城市游園空間、建筑立面出新、光環境提升改造、導視系統建設、公共藝術裝置、景觀綠化提升、交通停車組織等內容進行提升,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