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范海杰) 記者日前從市安委辦和市住建局獲悉,按照全國、全省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部署要求,為舉一反三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市在全市范圍內對用作經營性質的自建房等既有建筑開展安全隱患綜合排查整治。
4 月 29 日,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金山橋街道金坪社區一居民自建房發生倒塌事故,再次暴露出一些地區既有建筑安全風險管控存在明顯薄弱環節,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我市既有建筑總量基數大且保有量逐年增加,建筑的結構構件、設備設施因使用年限增加而逐漸老化,大量自建房使用過程中因產權人或使用人擅自拆改建筑結構或私自改變建筑空間用途、使用功能,建筑主體結構受到破壞或建筑結構、設備設施超負荷使用,電氣安全、燃氣安全、消防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等重點環節本質安全水平低、安全風險防范不到位,導致既有建筑使用過程中極易發生各類安全事故。
按照方案,此次整治除重點排查各類經營性自建房等人員密集場所外,還將對七類既有建筑開展隱患排查工作:一是原作居住用途改造為面向社會作為生產經營等公共用途的自建房,如將一般住房改為飯店、商鋪、小作坊、簡易生產用房、承接紅白喜事等房屋或場所;二是生產經營、居住功能混雜的“三合—”“多合一”自建房;三是位于小城鎮、城鄉接合部用于出租,尤其是群租的自建房;四是農村三層及以上、用作經營(包括用于出租)、人員密集、改擴建的自建房;五是改建加層、野蠻裝修、破壞主體或承重結構的房屋建筑(含擅自加層、增設夾層、開挖地下空間、分割群租,以及經營過程中改變承重結構的房屋);六是集中醫學觀察場所(包括政府、企業指定或租用的房屋,工地臨時建設的板房等)、已知復工企業項目員工集中居住的房屋;七是全市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和“兩違”清查中已排查出存在重大結構安全隱患,可能發生坍塌風險的房屋建筑。
市安委辦要求,各地對排查出有安全風險隱患的既有建筑,要根據風險等級、建筑性質等情況,科學制訂整治方案,及時開展安全性評估和鑒定工作。對于無規劃建設手續、未批先建、違規改變房屋結構和空間布局、違規裝修裝飾、違章搭建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聯合懲處力度,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用作經營性質自建房持續減存量、控增量。同時,統籌銜接、一體推進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治理、生產經營租住村(居)民自建房重大火災風險綜合治理、未經消防審驗既有建筑綜合治理等各項重點工作,全面排查既有建筑消防安全、燃氣安全、電氣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等各類安全風險隱患,系統進行治理。
市安委辦強調,各地、各部門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在狠抓問題隱患排查和閉環整改上下功夫,積極開展既有建筑使用安全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加強事故警示教育,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跟蹤問效,建立定期報送通報制度,確保責任落實到“神經末梢” 、措施壓實到“最后一公里”,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整改突出問題隱患,杜絕類似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