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朱睿) 在5月12日第十四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市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向廣大市民發出《減輕災害風險 守護美好家園》的公開信,號召大家攜手筑牢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并肩守護我們共同的美好家園。
公開信提出,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防災減災知識,提升避災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要繃緊一根弦,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只有突出“防”的減災作用,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排查身邊的安全隱患,從源頭防范化解身邊的安全風險,生活才會幸福、社會才會穩定、歲月才會靜好。
從生命安全的角度來講,防災減災知識是每個人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公開信號召各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市民要圍繞此次全國防災減災日“減輕災害風險 守護美好家園”的主題,掀起學習防災減災知識的高潮。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科普場館、影視劇、短視頻、書籍資料等多種途徑學習防災減災知識,向家人、朋友及周圍的市民義務宣傳各種防災減災知識,了解主要災害發生的特點,掌握緊急逃生、自救互救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增強應對災害事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在擁有應對技能的前提下,必要的家庭應急儲備物資尤為重要。要先下一步棋,強化避災自救儲備。廣大市民可根據官方發布的《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結合家庭情況,儲備家用急救箱、應急逃生繩、手電筒、救生哨、滅火器等家庭應急物資和有關災害的其他相應物資,確保在災難來臨時能夠盡快擺脫困境、減少傷害。
此外,公開信倡議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政府、社會、單位、村(社區)組織的各項防災減災宣傳、培訓和演練活動,自覺參加防災減災志愿服務,了解、支持、參與正在開展的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擰成一股繩,形成社會減災合力。通過各方努力,營造“防災減災、人人參與”的氛圍,不斷提升城鄉綜合減災能力,從而構建全民防災減災救災新格局。
生命寶貴,平安是福。防災減災沒有局外人,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市減災辦號召每一個人從身邊的點滴安全小事做起,將防災減災文化內化為日常行為習慣,營造良好的防災減災氛圍。